•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辽宁工业大学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教学实践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教授博士风采
硕士生导师
教学团队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科研成果
学科布局
培养计划
本科生教育
专业介绍
专业就业情况
研究生教育
硕士点简介
硕士生导师
留学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理论教学
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组成
教学成果
实践教学
实验室建设
实践基地
创新团队
工会组织机构
党组织机构
工会活动
党建活动
光荣榜
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会组织机构
考研光荣榜
集体荣誉
先进个人
大学生活动
学科建设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授博士风采
    • 硕士生导师
    • 教学团队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学科布局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教育实践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党建工作
    • 工会组织机构
    • 党组织机构
    • 工会活动
    • 党建活动
  • 学生工作
    • 学生管理制度
    • 学生会组织机构
    • 考研光荣榜
    • 集体荣誉
    • 先进个人
    • 大学生活动

硕士点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硕士点简介 >> 正文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人格,掌握化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化学工程实际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素养,能够独立承担相关领域工程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4)掌握化学工程领域扎实的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解决化学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社会实践,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进行化工领域技术开发与创新的能力;具有担负本领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6)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地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

(7)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集成的基本能力;具有工程技术创新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和处理工程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基本能力。

(8)熟悉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领导意识;

(10)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1)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领域的科技资料与文献,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

三、    就业范围及方向

根据企业特征,化学工程领域就业范围包括: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等化工行业。

根据工作性质,化学工程领域就业范围包括: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设备强化、技术改造、质量检测、分析测试、环境保护、企业管理及引进装置的消化和吸收等。

四、    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外导师应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副高级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在化学工程及相关领域拥有技术开发与革新、生产管理等经历。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特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须修满规定的学分。

五、    学习年限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原则上第一学年完成课程学习,第二学年开始进入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对于因特殊原因而不能按期答辩者,须由研究生本人在学制期满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4年(含休学时间)。

六、    学分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8学分,选修课程不低于7学分,非学位课中的必修课与实践环节7学分。

七、    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为核心。课程内容应强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保证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非学位课。

(一)学位课(18-20学分)

1 基础课(12-14学分)

① 政治理论课(3学分);

② 第一外国语(5学分);

③ 数学基础课(4-6学分)。

2 学科基础课(6-8学分),该类课程由各学院按一级学科设置。

(二)非学位课(14-16学分)

1 必修课与实践环节(7学分)

① 体育课(1学分);

② 文献综述及报告(1学分);

③ 学术报告(1学分);

④ 工程实践环节(4学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培养基地进行至少连续半年时间的实习、实践环节训练。学生按期提交实习、实践计划及报告,由校内外导师共同进行考核,成绩采取两级分制,分为“合格”或“不合格”。

2 选修课(7-10学分)

开设的选修课应以工程实际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加深其专业知识。

3 补本课程(不计学分,只计学时)

对于跨专业考入且缺少本科层次相应专业知识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本课程。

说明:培养方案中的学科基础课和选修课每门一般为2学分,每学分对应20学时。

八、    学位论文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在双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侧重于锻炼和提升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动手和设计能力。

论文选题应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一般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生产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可涉及化学工程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新装备、新软件或新材料的研制、开发、放大、设计与优化。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也可以是某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综合体现研究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有饱满的工作量。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选取:

1. 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 工艺过程优化;

3. 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

4. 化工工程设计与实施;

5. 化学化工应用基础性研究;

6. 其它源于企业实践的内容。

专业学位论文应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阅。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相关行业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专家。

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程序按照《辽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九、    毕业条件及学位授予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经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说明:

本方案的制定是依据《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和《教育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印发〈卓越工程师基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通知(教高函[2013]15号)》,结合我校实际,经与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锦州开元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锦州北控水务有限公司等公司相关专家深入研讨,最终确定,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明确了研究生培养实施双导师制,由校企双方组成导师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重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

2. 对研究生的工程实践环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要求由校内外导师共同考核。

3. 学位论文侧重于锻炼和提升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动手和设计能力,毕业论文选题要求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一般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并作出了比较明确的界定。


化学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及课程设置(全日制)

研究方向

1化工工艺设计及过程优化

2 工业催化

3 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开发技术

4 三废治理技术

 

课程设置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学

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学位课

公共课

0014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40

2

Ⅰ

考试

 

0014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30

1

Ⅰ

考试

 

 

第一外国语(详见公共课程设置)

160

5

ⅠⅡ

考试

 

001201

数值分析

60

3

Ⅰ

考试

 

001204

数理统计

60

3

Ⅰ

考试

 

学  科

基础课

010401

化工系统工程

40

2

Ⅰ

考试

 

010402

高等分离工程

40

2

Ⅰ

考试

 

010403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40

2

Ⅱ

考试

 

非学位

必修课与实践环节

101501

体育

30

1

Ⅰ

考查

 

100001

文献综述及报告

 

1

Ⅲ

考查

 

100003

学术报告

 

1

 

考查

 

100005

工程实践

 

4

Ⅲ Ⅳ  

考查

 

选修课

110411

现代化工热力学

40

2

Ⅱ

考查

 

110412

工业催化

40

2

Ⅱ

考查

 

110413

高等化工传递过程

40

2

Ⅱ

考查

 

110414

化工设计过程分析

40

2

Ⅱ

考查

 

110415

化学反应工程选论

40

2

Ⅱ

考查

 

110416

现代表面处理工程

40

2

Ⅱ

考查

 

110417

纳米技术与工程

40

2

Ⅱ

考查

 

110418

腐蚀电化学技术

40

2

Ⅱ

考查

 

110419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40

2

Ⅱ

考查

 

100004

研究方向课

40

2

Ⅲ

考查

 

补本

科课

210401

化学工艺学

64

 

Ⅰ

考试

 

210402

化工分离工程

48

 

Ⅰ

考试

 

公  共

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详见公共课程设置)

60

2

Ⅱ

考试

 

101601

信息检索

20

1

Ⅱ

考查

 

101401

知识产权

30

1

Ⅰ

考查

 

100601

计算机系统概论

30

1

Ⅰ

考查

 

100801

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

30

1

Ⅱ

考查

 

100802

实用民商法

30

1

Ⅱ

考查

 

 

下一条: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介绍

Copyright@2008-2017  辽宁工业大学365bet亚洲版网址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 121001

院办:0416-4198019

招生就业处
教务处
研究生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